巴菲特是截至2016.6.3為止,世界上公認最強的投資人之一,
而且他是投資家,非投機客,投資法則符合,我在“壹”中提到的“不影響生活”原則,
同樣以投資股票致富,是目前致富最主流的方法,
摘記我認為最重要的5個原則,供大家參考。
1規則一:不要賠錢。規則二:不要忘記規則一。
投資只需要問兩件事:一、是可以回收多少;二、是何時可以回收。不要老是想著買入時的價格。不要不經思索就急著賺小錢。
2獨立思考能力是投資者的基本素質
巴菲特是這樣概括他的日常工作:“我的工作是閱讀”。巴菲特神力的源泉應該是來自閱讀。掌握套利交易:發生特定與大盤變動無關的事件,如購併、清算等,掌握其股價的可能變化。
3擁有策略性剩閒- 現金
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,那麼他寧可持有現金。據晨星公司統計,現金在伯克希爾·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占18%以上,而大多數基金公司只有4%的現金。
4驚人的高複利
葛拉漢/紐曼公司(Graham-Newman),葛拉漢原則的價值投資法,要求極寬的安全邊際(內在價值-市價)。巴菲特徹底實踐葛拉漢的價值投資哲學,1956到1969年,年平均30%以上複利成長,一般市場只有7~11%。接管波克夏後26年投資回報率達23.5%。
要有耐心等待。股東權益投資報酬率,8年為投資短期,15%年報酬是很難達成的目標,巴菲特的原則是:不要頻頻換手,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才出手。有人曾做過統計,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。按巴菲特的底限,某隻股票持股8年,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.5%。如果在這8年中,每個月換股一次,支出1.5%的費用,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%,8年不算複利,靜態支出也達到144%!不算不知道,一算嚇一跳,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。
不要投機。巴菲特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:擁有一隻股票,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。槓桿操作好比汽油,在市場大好時,汽車為了跑得更快而使用更多汽油,但一旦市場崩盤,汽油就會導致爆炸。
5.用普通的價格買進很好的企業
擁有一隻股票,期待它在下個星期就上漲,是十分愚蠢的。不理會股市的漲跌,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,不相信任何預測,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,只註意兩點:A.買什麼股票;B.買入價格。
要投資易瞭解、前景看好的企業。巴菲特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瞭如指掌,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。不熟悉、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。去與你有興趣或懂的6種生意中的用戶談、以前的雇員談、供應商談、和能找到的每一個人談,很快就會發現,誰是業界最好的企業。
擁有長期競爭優勢、由才德兼具的經理人所經營、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到股票。堅持投資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“屏障”的公司。但隨著資金越來越多,巴菲特發現這做法無法用於於巨大的資金與長久的經營。開始專注在一些具有持久性競爭優勢的優質企業上。雖然過去的作法早期得到很好的成效,巴菲特將這些優勢,比喻成「護城河」(一定程度的壟斷),使企業得以將競爭對手,隔絕在安全距離之外。如:可口可樂可說是最典型的範例。專注於個別的利基市場,否則就必然具備某種可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特性。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。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,道路、橋梁、煤炭、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占了相當份額,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併的首選,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。有意識地去辨別公司是否有好的發展前途,能不能在今後25年裡繼續保持成功,20年後,人們還是會需要只有這個公司推出的這種產品服務。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“85%的格雷厄姆和15%的費舍爾”。他說:“運用費舍爾的技巧,可以瞭解這一行……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決定。”
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。利用市場的愚蠢,進行有規律的投資。股票是最好的長期投資,只要買進的價格對,而且費用低。不要在意某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,只要在意其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(折算淨現值)。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。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、講究誠信、分紅回報高的企業,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,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。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、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。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辦法,是計算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錢。這是巴菲特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辦法。然後他會尋找那些嚴重偏離這一價值、低價出售的公司。因為長期投資,必須期待有好的股利分配,資本支出少、自由現金流量充裕。價值投資:買進符合安全程度(Margin of Safety),即股價低於內在價值的證券,同時在報酬/風險的特性上,符合既定標準。
巴菲特更喜歡用股本收益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狀況。根據他的價值投資原則,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應該不低於15%。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凈收入除以股東的股本,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潤占股東資本的百分比,能夠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長狀況。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,可口可樂的股本收益率超過30%,美國運通公司達到37%。
要賭就賭大的: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。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。但巴菲特不是。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 只股票上。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。在他的投資組合中,前10只股票占了投資總量的90%。晨星公司的高級股票分析師賈斯廷·富勒說:“這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。不要猶豫不定,為什麼不把錢投資到你最看好的投資對象上呢?”擁有控制權:買進的大量部位,聯合其他股東,或發動委託書大戰,企圖影響相關公司。